自2021年開啟對韶關樂昌市白石鎮的結對幫扶工作以來,萬江街道深刻意識到,在當下可持續發展成為主流趨勢的大背景下,山區發展既面臨著眾多機遇,也遭遇著不少挑戰。白石鎮山區面積在全鎮總面積中占比超過九成,傳統的發展模式很難有效推動鄉村振興以及村級集體經濟的壯大。萬江街道始終秉持綠色發展理念,堅持因地制宜、因勢利導的原則,為白石鎮探尋出了一條別具一格的農光互補、借綠生“金”的發展新路徑。
近年來,萬江街道與白石鎮政府在光伏項目用地流轉工作中,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通過廣泛動員黨員進行宣傳,并召開戶代表會議等舉措,成功吸引企業打造樂昌白石添陽“70 + 80”兆瓦集中式光伏發電項目。順利流轉了兩千多畝光伏用地,確保光伏項目得以在白石鎮落地實施。據悉,該項目總投資約7.5億元人民幣,將在白石鎮的8個行政村建設150兆瓦集中式地面光伏。項目建成后,每年可生產綠色清潔能源達1.6億千瓦時。
除此之外,萬江街道積極協助當地政府制定農業產業發展規劃,助力白石鎮深入挖掘自身的優勢資源。雙方攜手建立聯農帶農機制,積極探索林下經濟,大力發展“光伏 + 黃精”特色產業。同時選定1個村作為黃精種植村企共建村,開展財政補貼試點工作。采用“黨組織 + 村集體 + 企業 + 農戶”的運營模式,將黨支部、村集體、企業和農戶緊密凝聚在一起,匯聚共建共融的強大合力,充分發揮黨建引領產業振興的優勢,為鄉村產業振興積蓄動能,走出一條村企共同興旺、黨群共同繁榮的鄉村振興之路。
與傳統的光伏發電項目有所不同,“農光互補”發電項目充分利用當地獨特的海拔、光照、地理和氣候優勢,做好山地規劃,高效利用光伏板下的土地資源。為黃精種植創造了光照弱、溫度低、濕度高的適宜生長環境,從而發展“光伏 + 黃精”種植特色產業。與專業公司展開合作,由企業提供種芽、技術、培訓、機械和肥料,并且以保底價進行回收,使得野生稀少的黃精實現了專業化、規模化種植。
萬江街道攜手白石鎮積極探索“黨建引領、村辦公司運作、企業收購、農戶參與”的發展模式,與當地公司簽訂土地流轉協議,實現了戶均增收和人均增收。除了固定的土地租金外,還帶動群眾實現就近就業。同時,對有意愿參與產業的人員進行培訓,增強優質勞力輸出,達成以產業帶動農民和集體經濟雙增收的目標。
接下來,萬江街道將持續協助白石鎮根據當地實際情況,把特色資源打造成特色產業,推動形成特色品牌,并將其轉化為市場優勢和經濟優勢。將傳統的輸血式幫扶轉變為造血式幫扶,助力白石鎮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贏局面。
來源:魅力萬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