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之后,企石鎮緊緊抓住晴好天氣的有利時機,加大人力與機械化投入,全面展開晚稻種植工作。截至9月初,位于上洞村、南坑村和江邊村總計500多畝的農田已順利完成水稻插秧作業。此次種植的水稻品種為“華航香銀針”和“南晶香”,為下半年實現糧食的穩產豐收奠定了堅實基礎。
經過一個多月的生長周期,上洞村大丁圩的田野里呈現出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此時,秧苗已長至約60 - 70厘米高,它們青翠碧綠,長勢十分喜人。
近日,江邊村航天水稻種植基地的田間地頭也煥然一新,仿佛披上了一層綠色的“新衣”。農民們三五成群,赤足走在水田里,認真地進行“查漏補缺”工作。他們快速地運送秧苗,然后俯身插秧。經過一番辛勤的勞作,星星點點的翠綠點綴在水面上,讓整個田野充滿了生機。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下,一幅美麗的農耕畫卷正緩緩展開。
據了解,江邊村航天水稻種植基地除了種植“華航香銀針”品種的水稻之外,還專門規劃了30畝用于打造“稻田畫”。該稻田畫以綠、紫、黃、白及黑等五色水稻為素材,塑造出黃大仙公園文昌閣、山林、河流等元素以及“生態企石”字樣。預計這幅別樣的美麗畫卷將在11月初呈現出最佳的觀賞效果。
▲“生態企石”稻田畫效果圖
一直以來,企石鎮都高度重視糧食生產工作。一方面,積極落實種糧補貼、農機補貼等各項惠農政策,以此提高農民種糧的積極性;另一方面,積極組織農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大力推廣種糧技術,并開展生產指導服務。
目前,企石鎮的水稻正陸續進入分蘗期,這是水稻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為了進一步提升晚稻的單產水平,農業部門將繼續開展“蟲口奪糧”保豐收行動。具體措施包括加強對晚稻長勢的監測,及時發布病蟲害預警信息,指導農戶科學地做好病蟲害防治和肥水管理工作,同時做足防澇防風等災害防御措施。在助力“無廢城市”建設的同時,確保晚稻能夠實現豐產豐收。
來源:東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