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果期是全年病蟲害發生最為嚴重的階段。病蟲害的出現,不僅會讓落果情況加劇,嚴重影響荔枝實現高產穩產,還讓果農們頗為困擾。為了有效降低荔枝果期病蟲害的發生概率,今日“莞農云課堂”特意邀請了省農科院植保所副研究員董易之,為果農朋友們分享荔枝果期病蟲害的防控建議與措施。
在荔枝果期病蟲害防控工作中,有三個問題需要重點解決,分別是開花期病蟲害的防控、荔枝蒂蛀蟲的防控以及霜疫病和炭疽病的防控。
首先,開花期是荔枝病蟲害發生的特殊時段。隨著氣溫回暖、降雨增多,病蟲的生長繁衍以及傳播擴散速度會加快,這容易加重果期病蟲害的發生程度。所以,在開花前和謝花后要及時安排噴藥,以此減少荔枝開花期積累的病蟲源。噴藥時,要注意與放蜂傳粉保持足夠的時間間隔。此外,還要防止漚花現象,降雨過后要及時搖樹搖花,避免霉菌滋生。
其次,荔枝蒂蛀蟲的防控十分關鍵。在幼果分單前,要盡量降低該蟲在田間的數量,減緩蟲口的增長速度。同時,要對卵和成蟲進行防治。防治卵的藥劑有氯蟲苯甲酰胺、除蟲脲、虱螨脲等;防治成蟲的藥劑包括阿維菌素和菊酯類藥劑。噴藥時要做到內外打透,把藥液均勻地噴灑在樹冠內膛枝條和外層枝葉上。
最后,霜疫病和炭疽病的防控也不容忽視。可以將防治霜疫病和炭疽病的藥劑組合使用,從而實現兩種病害同時防治的效果。防治霜疫霉病的藥劑有氟吡菌胺、雙炔酰菌胺等;防治炭疽病的藥劑包括苯醚甲環唑、氟吡菌酰胺等;能夠同時防治霜疫病和炭疽病的藥劑有吡唑醚菌酯、苯甲?嘧菌酯等。另外,遇到連續下雨天氣時,特別是在果實轉色期至成熟期,一定要抓住晴天及時噴藥。
做好荔枝病蟲害的防治工作能夠挽回損失,守住產量的底線。不過,要提高產量的上限,就需要解決內源激素的問題。下集我們將介紹荔枝果期生長調節劑的使用方法,敬請關注!
觀看視頻了解更多內容。
來源:市農技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