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盛夏,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早稻豐收季。在企石鎮上洞的農田里,150多畝南晶香占水稻呈現出豐收在望的景象。低垂的稻穗,顆顆飽滿,微風輕拂,層層稻浪翻涌,稻谷的清香陣陣撲鼻。
為了科學、全面地掌握水稻的產量情況,發揮糧食示范點的輻射帶動效應,進一步保障順利完成糧食目標任務,近日,市級核測小組人員、企石農林水務局、企石農技中心以及水稻種植戶一同前往上洞翡翠農田,開展早稻畝產測量工作。
在測產現場,市級核測小組首先與農戶進行交流,詳細了解地塊的基本狀況、種植的品種以及施肥量等信息。隨后,小組成員帶著皮尺、鐮刀、繩子等工具走進農田。依據測產操作流程和技術要求,采用隨機取樣的方法,選取了5個面積為6㎡的測產點。經過現場收割、過磅計量、水分測定、質量測定以及計算統計等一系列流程,科學、準確地核算出實際干谷產量。當市級核測小組公布畝產數據時,在場人員都驚喜萬分,歡呼不已。此次水稻測產折干畝產超過了千斤,遠遠超出了預期的種植目標(900斤/畝)。
為確保糧食能夠穩產增產,推進美麗田園建設,近年來,企石鎮加大了投入力度,落實兩造水稻和冬季綠肥種植項目,大力引進并推廣優質水稻新品種。先后種植了美香占2號、巨型稻、廣糧香2號和華航香銀針等優質水稻品種。今年早稻,在上洞高標準農田進行了南晶香占水稻的試驗種植,收獲成果令人欣喜。農技人員深入田間一線,耐心指導農戶開展病蟲害防治工作,積極引導農戶優化種植模式,實施“雙季稻+”輪作,推廣種植綠肥、秸稈還田、測土配方施肥等地力培肥技術,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改良土壤結構。這既踐行了“無廢城市”的建設理念,又保證了糧食增產提質增效,為鄉村振興提供了助力。
來源:企石農林水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