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來臨,臺風等熱帶天氣系統極易引發高溫、低壓、短時強降水、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為有效應對高溫、低壓、臺風等自然災害,最大程度降低災害給畜牧業及其相關產業生產帶來的損失,現提出以下技術和工作措施。
一、應急防范措施
1.密切關注天氣變化鎮街農業農村部門需建立自然災害應急工作機制,密切留意天氣變化信息。當氣象部門發布高溫“黃色”或臺風“黃色”以上預警信號時,要及時將預警信息傳達至各畜禽養殖場(點)、畜禽相關產業經營者及市場管理者,指導他們提前評估高溫和臺風可能產生的影響,妥善處理可能會給養殖業及畜禽相關行業造成損失的因素。
2.全面排查風險隱患(1)對畜禽欄舍、經營場所及附屬設施做好防漏、加固等預防工作,避免畜禽欄舍、雨棚等出現倒塌、浸水情況。(2)對畜禽養殖場點或經營場所的排水系統進行清理或疏浚,切實做好排水防洪防澇工作。(3)加強養殖場(點)、經營場所范圍內物品擺放的管理,盡量降低物品擺放高度,防止因大風、洪水導致物品墜落,造成人員和財產損失。
3.儲備必要應急物資要提前儲備充足的飼料、疫苗、消毒藥等應急物資,準備好抽水機、應急照明設施、動物防疫消毒液和消毒機械等應急設備。對于地勢低洼的地方,要提前準備一定數量的沙袋,以防內澇引發洪水倒灌。
4.做好安全應急防范要定期觀察流水量、地基、山體等的變化情況,準備好臨時安置或備用場所。一旦發現異常情況,要果斷采取措施,將確保人員安全放在首位,盡快轉移人員及畜禽,減少畜禽傷亡和其他財產損失。
二、災后恢復生產措施
5.清理障礙物并檢修生產設施對道路和生產區域內被吹倒的樹木進行修整,清除積水、淤泥、雜物等。及時加固在洪澇災害中倒塌、受損的欄舍、生產設施,恢復水、電、路等基礎設施。
6.加強各類場所清理消毒(1)清理欄舍內被水浸泡的墊料、飼料等,排除欄舍內積水,配備好燒堿、生石灰等常規消毒藥品,對生產區域進行預防性消毒。(2)關注災后水源狀況,如果水源受到污染,在飲用前用漂白粉、二氯異氰尿酸鈉等進行消毒處理,確保災后飲水質量安全。
7.加強飼養管理(1)嚴禁投喂被糞便、污水、病死畜禽等污染的飼料或霉變飼料。(2)對受災畜禽添加免疫增強劑、益生菌、微量元素、多維等,以減少應激反應,并適當投喂抗菌藥物,預防細菌性疾病的發生。(3)對于受應激影響較大或達到出欄標準的畜禽,應盡快安排出欄。
8.加強疫病監測(1)做好重大動物疫病及人畜共患病的應急監測工作,掌握疫病流行態勢,并根據應急流調監測情況及近年來疫病流行情況,適時開展緊急免疫。(2)一旦發現疫情,要按照法定程序進行上報,并立即開展應急處置。
9.加強檢疫工作(1)要加強災后畜禽及產品的檢疫工作,防止病、死畜禽流入市場。(2)在檢疫過程中發現疫情,要及時上報屬地畜牧獸醫主管部門,并嚴格落實撲殺、無害化處理等措施,嚴防疫情擴散蔓延。
10.做好無害化處理(1)及時清理因災害致死的動物,對因災死亡畜禽進行無害化處理,防止病死畜禽污染周圍環境和水源,引發公共衛生安全問題。(2)及時收集處理畜禽糞便、污水,以及被糞便、污水污染的飼料、墊料,實現雨污分流。(3)及時檢查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的運行情況,嚴禁糞污未經處理直接排放;檢查堆糞場、儲液池等存儲設施狀況,防止雨水進入導致糞便污水外溢。
來源:市疫控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