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端午節的腳步日益臨近,作為道滘美食標志性代表的裹蒸粽也應節上市。一時間,聲名遠揚的道滘裹蒸粽在熱鬧的鑼鼓聲中,香氣彌漫了整個城市,其銷售形勢異常火爆。
在水鄉道滘,制作裹蒸粽的忙碌場景隨處可見,空氣中也彌漫著陣陣誘人的粽香。勤勞的水鄉居民們早早地圍坐在桌子旁,切肉、調味、包裹粽子,分工清晰,有條不紊地趕制著裹蒸粽。只見本地阿姨們熟練地將兩片粽葉迅速交疊成漏斗狀,先鋪上一層糯米,接著加入去皮綠豆、湘蓮、五花肉和咸蛋黃,再覆蓋上一層糯米,隨后用四片粽葉將兩邊包裹起來,最后用莞草捆扎。整個動作行云流水,僅用時50秒,一個個四角尖尖、外形獨特的“道滘裹蒸粽”便新鮮出爐。
“近年來,制作裹蒸粽有了電爐具等諸多便捷工具,雖然省時省力,但粽子卻少了那股煙火氣,也就缺了一份獨特的滋味。所以,傳統的道滘裹蒸粽,一定要先用柴火將泡發好的去皮綠豆加熱翻炒至干香,才能用作餡料。包裹好的裹蒸粽還得用柴火煮上6個小時才能出鍋。”有著近20年裹蒸粽制作經驗的芳姨向小編介紹道,“每年農歷4月底開始,訂單就源源不斷,再加上前段時間‘道滘粽子節’帶來的高人氣,訂單多得忙不過來,而且越臨近端午,生意就越紅火。”
據了解,道滘裹蒸粽早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就已聞名遐邇,被譽為“天下第一粽”。美味的道滘粽憑借其獨特的風味和優良的品質,不僅榮獲過國家級大獎,而且道滘裹蒸粽制作技藝還是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近年來,道滘鎮積極推進傳統粽子小作坊集聚區項目建設,進一步規范道滘粽的加工制作流程,陸續為轄區內符合條件的道滘粽小作坊辦理廣東省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登記證,推動道滘粽的市場規模從街邊小店拓展到大市場,從普通小食品邁向產業化、品牌化發展道路。
端午節到了,歡迎廣大“吃貨”們前往道滘,品嘗水鄉的獨特風味。
來源:道滘農技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