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東莞與銅仁兩地緊扣“四新”主攻“四化”,遵循“三個轉向”“四個不摘”等要求,聚焦“四項行動”,進一步優化東西部協作機制、創新協作模式、拓展協作領域,開展了全方位、深層次、寬領域的協作工作,探索出一批極具價值的東西部協作好經驗、好做法,有力地推動了鄉村全面振興進程。
“三個聚焦”,推進特色產業提升行動成效顯著
秉持品種興農、品質富農、品牌強農的發展理念,充分依托兩地的優勢資源,深入推進產業協作,助力我市特色產業朝著優質化、特色化、品牌化方向發展。
一是聚焦品種培育,筑牢特色產業發展的“新支柱”。以鮮食玉米、萬山香油、林下中藥材等優質農產品的良種培育與推廣為切入點,不斷加大科學技術的推廣應用力度,積極引進和推廣優良品種及標準化配套技術,構建起“培育 + 種植 + 初加工 + 銷售”一體化的特色產業發展鏈條。例如,投入東西部協作資金 1560 萬元發展鮮食玉米,帶動群眾實現增收致富。助力碧江區成功培育出高產高質高營養的優質農科糯 336 優良品種,其葉酸含量是普通鮮食玉米的 17 倍,為當前國內葉酸含量最高的鮮食玉米品種。累計投入東西部協作資金 3248 萬元,支持江口縣建成 600 畝良種繁育基地和 340 畝育苗基地,年產種苗達 3000 萬株,成為全國最大的標準化育種育苗基地,帶動全縣 5000 余人實現收入增長,人均增收 4000 元以上。
二是聚焦品質提升,搶占特色產業發展的“新賽道”。按照“鞏固、升級、盤活、調整”的思路,統籌東西部協作資金和資源,支持銅仁生態茶、中藥材、蔬果、肉牛、蛋雞等特色農產品提升品質、提高效益。比如,銅仁市累計投入東西部協作資金 1.46 億余元,推動全市 16 個規模蛋雞產業項目建成投產。2023 年,全市蛋雞存欄 800 萬羽、禽蛋產量 6.36 萬噸,較 2020 年分別增長 73.73%、266.11%,禽蛋產量和增速均位居全省第一;沿河縣累計投入東西部協作資金 4100 萬元支持肉牛產業發展壯大,全縣成立肉牛養殖企業 17 家、合作社 125 家,存欄牛 15.17 萬頭,被列為全省肉牛產業發展重點縣和示范縣。
三是聚焦品牌提級,打造特色產業發展的“新高地”。深入實施地方品牌戰略,持續打造“黔鳳鳴”“蛋貴人”、梵凈山蛋業的“梵凈山雞蛋”、梵凈山咯蟈蛋、江口抹茶等銅仁地方特色品牌,推動質量提升和產業升級,實現全市中藥材、生態茶、肉牛、蛋雞全產業鏈發展。今年以來,全市新建 3 萬畝高標準抹茶基地,提升改造 12 條碾茶生產線,抹茶產品成功打入粵港澳大灣區市場,實現抹茶產銷全國第一、全球第二,預計今年產值將超 4.5 億元,帶動近 10 萬茶農增收致富。
“三個抓實”,推進產業集群打造行動成績斐然
抓住產業發展“風口”和粵企入黔政策機遇,圍繞“四 +”合作模式,全力打造粵黔協作新型功能材料千億級產業集群。
一是以“引”為出發點,抓實招商引資。聚焦新型功能材料、大數據、現代能源、生態食品飲品藥品、林業、文化旅游六大主導產業,圍繞產業鏈“上下游”配套開展精準招商,累計引進廣東凱金、廣東嘉尚、深圳為方、東莞樂嘉等企業 175 家,到位投資額達 115.75 億元。協作引進東莞凱金公司投資 30 億元建設 10 萬噸高性能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一體化項目;東莞嘉尚公司投資 25 億元建設年產 10 萬噸錳酸鋰正極材料生產線、15 萬噸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生產線及相關配套,目前已建成并投入運營;廣東嘉尚投資 25 億元建設年產 45 萬噸正極材料產業園項目、山河智能投資 50 億元年產 10 萬噸負極材料與石墨超高提純應用項目、深圳為方投資 20 億元年產 10 萬噸錳基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項目、深圳為方投資 60 億元年產 20GWH 鈉電池電芯項目等重點項目陸續落地并開工建設。
二是以“建”為落腳點,抓實園區共建。印發《銅仁市東西部協作鼓勵廣東企業到莞銅產業園區投資興業以獎代補管理暫行辦法》,將共建園區作為承接東部優強企業梯度轉移的重要載體,利用東西部協作資金支持 16 個共建園區發展。同時,印發《銅仁市粵黔協作新型功能材料產業集群試點工作方案(2023—2025 年)》,強化產業集群打造。2023 年,我市新型功能材料產業產值從 118.5 億元增長至 262.7 億元,占全市工業總產值比重從 18.6%提升至 54.7%,銅仁市新能源電池及材料產業產值占全省新能源電池及材料規上總產值比重的 31.9%,位居全省第一。今年 1 - 5 月,實現規模工業總產值 100.87 億元,其中,新能源電池及材料產業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 87.75 億元。
三是以“培”為支撐點,抓實勞動力密集型企業培育。我市立足自身資源優勢,深入開展“粵企入黔”雙百行動,多次組織動員東部勞動密集型企業到銅仁考察投資,積極培育勞動力密集型企業。先后引進東莞樂嘉、巧積玩具等一批勞動密集型企業入駐松桃縣共建產業園區,通過“園區總部 + 鄉鎮微工廠”模式,示范帶動 10 余家企業將部分生產線下移至鄉鎮,設立 88 家鄉村振興微工廠,提供 4000 余個就業崗位,累計帶動周邊安置區搬遷群眾及農村勞動力 1 萬余人次實現增收致富;引進佛山順紡集團落戶德江縣經開區成立貴州宏德鞋業有限公司,現已生產品牌成型鞋 100 余萬雙,實現產值 4500 余萬元,創稅 200 余萬元,吸納就業 300 余人,累計用工人數達 3000 余人。
“三個強化”,推進消費協作助農行動實現增收
緊盯產銷關鍵環節,在提高產量和銷量上狠下功夫,精準對接粵港澳大灣區消費市場需求,通過多種渠道推動黔貨“入粵融灣”“粵味入黔”。
一是強化優勢資源互補,穩定“菜籃子”。印發《銅仁市東西部消費協作支持“黔貨出山”獎勵扶持辦法》,對拓展廣東省目標市場和銷售渠道的市場主體給予獎勵,大力推動“黔貨出山”。加強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建設和“圳品”認證,攜手打造江口抹茶、松桃禽蛋、石阡苔茶、思南黃牛等優勢單品。目前,已建立 42 個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認證 5 個“圳品”,引進廣東頂鑫農業供應鏈集團有限公司等農業龍頭企業在銅發展蔬果種植生產基地 14500 余畝,生態茶、蛋雞、肉牛等特色產業的標準化、規模化、市場化水平顯著提升。
二是強化產銷平臺搭建,探尋“新路子”。圍繞廣東及粵港澳大灣區消費市場需求,搭建產銷一體化、線上線下同步的互動融合渠道,進一步拓展銅仁農產品在粵的營銷網絡和交易平臺,指導區縣企業入駐“貴粵薈·東莞館”開展“黔貨出山”活動。目前,全市各區縣已有 47 家企業入駐“貴粵薈·東莞館”,在粵港澳大灣區及東莞開設 33 個消費協作館及銷售渠道,認定 14 家銅仁—東莞東西部消費協作生態食品飲品藥品產業重點供應鏈企業。
三是強化產銷協作模式,充實“錢袋子”。通過“線上 + 線下”“集中采購 + 個體零售”等銷售模式,以優質產品帶動銷售,推動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貴州康盛達食品有限公司與廣州市錢大媽農產品有限公司建立長期合作關系。今年以來,開展 3 場農特產品展示展銷活動,組織 24 家農產品企業參加第八屆中國國際食品及配料博覽會,達成意向性合作企業 90 余家,意向性訂單額預計達 1.4 億元。利用東西部協作機制銷售農特產品金額達 19.39 億元,帶動從業人員 15973 人,其中脫貧戶 8299 人。
“三項機制”,推進勞務協作提升行動成果豐碩
建設完善駐外“勞務協作站 + 勞務驛站”,通過組織勞務輸出、幫助就近就業、加強培訓提高崗位匹配度等舉措,不斷完善勞務協作機制。
一是建立信息互通反饋機制。簽訂《銅仁·東莞勞務協作協議》,先后制定《東西部勞務協作促進銅仁籍勞動力穩定就業有關補貼實施方案》《銅仁市東西部勞務協作促進銅仁籍勞動力穩定就業暫行辦法》,實施吸納就業困難人員社保補貼、一般性崗位補貼、吸納脫貧人口就業補貼等補貼措施,明確在就業上雙向幫扶、在人才上雙向培養、在服務上雙向強化、在校企合作上雙向發力,并建立聯絡員和信息互通反饋機制,實現兩地信息長期穩定交換,及時溝通解決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深化兩市對銅仁籍在莞務工人員穩崗就業和高質量就業服務領域的合作,打通莞銅兩市社保“跨省通辦”,不斷拓展勞務合作的廣度和深度。目前,兩地累計開展勞務協作互訪交流 86 次,簽訂勞務相關協議 68 份,落實勞務協作政策資金 1.02 億元,促進 17 萬人次穩崗就業,其中脫貧人口 14 萬人次。
二是建立穩崗勞務輸出機制。簽訂《東莞市·銅仁市深化勞務協作促進高質量就業協議》,加強穩崗就業服務,深化兩地勞務協作,打造“莞銅云聘”“銅仁莞家”等 6 個服務品牌。每年春節期間組織“點對點”專車、專列返崗,今年開通 77 班次,輸送銅仁籍務工人員返粵返崗 3374 人,累計幫助 4.89 萬人次農村勞動力轉移到廣東就業。在東莞設立 11 個勞務協作站和 1 個“勞務驛站”,舉辦“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等培訓班 50 期,幫助在東莞務工的勞動力穩定在崗、穩定在東莞,實現脫貧群眾穩定在崗、穩定在東部。
三是建立勞務協作培訓機制。全面擴大校企合作、定制班項目,提高銅仁勞動人口對東莞技能崗位的適應性和匹配度。依托莞銅兩地職業院校,圍繞市場就業需求深入開展技工教育、校企(校校)合作,通過定向式、訂單化、品牌化勞務培訓,實現勞動力“培訓 + 就業”精準對接。在碧江區中等職校共建“南碧職業技能產教融合雙創中心”,與東莞企業合辦“華勤班”“盟大班”“新能源汽修班”等 14 個校企合作班,共同培育 700 余名技能人才;推動松桃縣中等職校與 26 家企業簽署校企合作協議,建成“校中廠、廠中校”生產性實訓基地,進行產教融合高技能人才培養,實現就業精準對接,學校就業率達 97.41%。
莞銅攜手繪就錦繡畫卷,山海相約書寫嶄新篇章。下一步,莞銅兩市將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東西部協作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決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以及粵黔兩省關于東西部協作的決策部署,強化聯動協作,深化產業、勞務、消費等領域的協作,推動“四項行動”落地見效,有效激發脫貧地區的內生動力,持續壯大鄉村富民產業,攜手在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中續寫莞銅協作的精彩篇章。
來源:中國鄉村振興網